《等待》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等待”中包含的人间百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等待观,抵制消极的等待观。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情节简单,形象亲切可敬,语言回味无穷的文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我进行如下设计。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理解“等待”所蕴含的深刻道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导入生活总在让人等待,等待着上学,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等待着成熟,等待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体会吴冠中笔下的“等待”是什么样的。(板书“等待吴冠中”)1、作者介绍2、吴冠中: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笔名“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的著名画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春雪》、《狮子林》和《长城》等。吴冠中的文章既有画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律。二、检查预习1、注音chóuchàngjìxiǎngshòuyǐmèiwēi惆怅希冀享受倚门魅力依偎2、解释词语惆怅:伤感,失意。萌生:开始发生;产生。希冀:希望得到。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欲速则不达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三、指名朗读课文提示:1、读课文1—5段思考:说说作者列举了哪些等待?2、读课文6-1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能表达深刻哲理的句子。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齐读课文1—5段并思考:说说作者列举了哪些等待?明确:等人未到、恋人相约未到倚门望子、农民等待丰收2、看来,等待的人有恋人、家人、工作的农民......等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生活处处有等待。那么,作者在这些等待中寄予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明确:幸福、孤独、焦急、坚持等待中有浓浓的亲情,我们读到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依恋;等待中有缠绵的爱情,我们读到了爱人的甜蜜,未来的憧憬。等待中有欢乐、有向往,也有担忧和焦虑。3、作者在文中用哪一句话加以概括等待的个中滋味呢?明确:等待中包含了“人间百味”。五、深入研读课文,质疑问难人生百味,百味人生,人生是复杂的,我们要在不断的成长中慢慢积累,慢慢体会人生的各中滋味,读课文6-1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能表达深刻哲理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作者都诠释了哪些人生况味?⒈“等待”是贼,窃走人们的光阴。为什么说“等待”是贼?明确:人们在等待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丢失了时间。是一个令人痛恨的家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⒉作者说:“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仔细揣摩这个句子,体会其深刻含义。明确:人生应该等待,因为很多事是不能操之过急的。(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为了成就高远的理想,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成为空想主义者,“希冀在等待中获兔”,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蹉跎了岁月,不能盲目的等待。等待会使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⒊“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明确: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成“长长的链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生的轨迹,而把等待比成“纽带”则充分强调了等待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等待中成长起来,对未来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将人生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的纽带就是“等待”。4、“引人入胜的风景……更远处有瀑布……”这里的“亭台”“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明确:是人生中一处处美好的景致,是吸引我们不断向前、不断付出等待的仍是目标、追求、希望、梦想......。⒌“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明确: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等待”与“希望”之间的关系,人们为了希望而等待,因为等待才能迎来希望。等待的美好在于心存希望。⒍等待的未必能获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却飞快来到,而且绝对驱不走,避不开;(中年在必经之途守候青年,老年又悄悄携走了中年)明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