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一》教学设计题目:讲课教师:科目:政治课时:1总课时数: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总结,对知识穿线,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导:本课已学完,本节我们进行复习。我们现在整理本课知识。动:下面,请同学根据你的理解,自己在本上先构建知识网络图。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对黑板上的知识网络图进行修改、完善在本上先构建知识网络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知识网络图学生对黑板上的网络图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修改学生整理到教材上10分钟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10分钟指导学生整理到书上根据知识结构网络图指导学生看书,落实知识点提问本课重点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1、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2、中华文化的特点、典型事例3、中华文化的内容包括哪些?4、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是什么?5、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民族精神?6、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及核心是什么?8、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具体表现有哪些?9、新时代条件下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10、青少年如何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红杨者、建设者?11、请你就如何弘扬中华文化提合理化建议。总:落:1、下列哪些是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①井冈山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③抗击冰雪精神④长征精神2、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残奥会上的讲话,概括民族精神又增添了哪些内容?看书学生回答学生小结本课的重点及收获5分钟5分钟8分钟2分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5分钟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的原因: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内容:65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特有形式:方块字、故宫、京剧粽子等中华文化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位影响表现:传统美德品质:重要性:内容:民族精神地位:表现:新时代条件下增添的新因素: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