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2.抓住事物的特点,有侧重地描写事物。【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上作点评二、我来说题(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三、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题目一: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题目自拟。题目二:仔细观看图画(见教材),根据画面,编写故事,说明寓意,题目自拟。提示:当初从鸟窝中同时飞出的,是一对“双胞”小鸟,由于投奔的处所不同(树林和鸟笼),后来见面时则大不相同。在正确理解图画寓意的基础上,想像并描写两只鸟飞出鸟窝后的变化和见面时的差异。以上两道作文题都来源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12页。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作的能力。2.训练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在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特点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特点,有侧重地描写事物。3.思路点拨(1)定点观察。观察事物,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上面第二题要求观察一幅图画,无需变换观察点;第一题要求观察建筑物,建筑物一般都比较庞大,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变换观察点。观察时,既要对物体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又要将这个物体分解为各个局部依次观察。要善于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进行观察,抓住其特征。(2)捕捉特点。在仔细观察的同时,要细心分析,善于发现事物的特点。如果是日常用品,应逐一了解物体的整体和局部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途等情况;如果是植物,应从植物的外形、颜色、气味及其生长变化等方面来捕捉其特点;如果是动物,就应当从其外形体态、生活习性、生理机制等方面去捕捉特点;如果是建筑物,就应从建筑物的坐落位置、外观(样式、颜色、建筑材料、结构)、内部结构或装饰等方面归纳特点;如果是风、雨、雪、霞、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则应抓住它的光、声、色的特点,结合时间、季节的不同,总结出它的特点;而对于寓意深刻的画面,则应该在观察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挖掘画面所蕴含的寓意。(3)有序写作。观察要有顺序,对事物的记叙、说明和描写也要遵循一定的条理。各种物品和公园、商店、居室、庭院、学校、工厂等都可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物品的外观各式各样,千姿万状,写作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外到内。写居室庭院等场所,则要先写出具体外观,勾勒出大概的轮廓,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然后抓住其建筑布局等具体特征进行描摹。(4)注重描写。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了使读者能够饶有兴趣地阅读文章,需要对写作内容作适当的展开铺陈,对其中一些细节作耐心细致的描写,使之构成形象的画面。描写应当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例如介绍校园,就应突出主教学楼,由上而下或由前到后,逐一介绍;应着重描写能反映校园特色的事物,而一些细枝末节的事物则宜有所省略。4.方法指津(1)如何理解“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所谓“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全貌、全过程,既要进行纵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昨天今天,来龙去脉,又要进行横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身,了解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既要观察事物的外部,又要观察事物的内部;既要有宏观观察,又要有微观观察。一句话,观察应做到全面细致,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胸有丘壑,自如下笔。(2)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事物呢?首先,描摹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如《魏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把握了中山陵“魏巍”的特点,无论是重点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陵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