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2、鉴真东渡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