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一、教材和学生分析(一)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二)教材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是苏教版思品实验教材九年级第3课《笑对生活》中的第一框的内容。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学习本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心理素养,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先讲解挫折的含义,然后讲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阐述了挫折难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第二目:“挫折也是财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分析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两种人生态度,这两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两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三)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溺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并逐渐形成了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加上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在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上也还存在偏差。这个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认识面对挫折时的态度。2.能力目标:理解挫折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做到扬长避短,健康成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具有不可避免性,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4.重点、难点(1)讲清挫折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要善于挖掘隐含的挫折含义,重点落在理解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后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正是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使人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从而在挫折面前退缩。:(2)“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好了基础。(3)重难点的突破:从多种媒体挫折情境的导入,到学生成长过程或生活挫折的体验及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再到《梁帅打破世界纪录》这个通俗易懂故事情境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认识到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三、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才是好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框教学选用如下教法:1.创设情景法;2.榜样激励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主要运用如下学法指导学生学习:1.实践求知法;2.自主学习法;3.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古语云:“功欲其善,必先利其器”,充分的课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框教学有必要作如下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故事,整合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调查,填写调查表;2.课前自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真心英雄》同时出现几张挫折图片,直入主题。(二)讲述新课: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或在生活中的“挫折”体会出“什么叫挫折?”2.通过学生举例,老师出示名人、伟人等事例得出“挫折与人生相伴”.3.分析教材34页上面刘某的事例,刘某的烦恼来自哪些方面?概括出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得出结论: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内在的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4.通过《梁帅打破世界纪录》的事迹,讲了挫折具有双重性。或者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