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五-七子之歌》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2、借助对《七子之歌》的诵读欣赏,学习诵读欣赏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创景激趣1、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2、指名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互相补充。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加了多种学生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并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地中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3、教师补充谈话。4、理解课题。(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其中的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曲就是《七子之歌?澳门》。“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吧![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为体会诗意做铺垫。]二、了解背景,点燃激情1、伴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教师播放背景知识课件。2、说说你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首诗,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听歌曲、看课件、谈感受,既充分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意奠定了基础]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1、师配乐范读。2、自由朗读;同座互读互查。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四、指导阅读,教给方法。1、指名学生朗读《澳门》。2、说说“妈港、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等词语意思。3、再细读这首诗,想想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读完后,有什么体会?(生自由发言说意思,谈体会。)4、教师小结:“澳门”离开祖国已经三百年了,它怎能不渴望回归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自学后面的两首诗歌,进一步体会。第二课时一、自学交流,体会诗意1、布置学习要求:用刚才的方式学习《香港》和《台湾》,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学,教师巡查,适时给予指导点拨。)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之中,掌握各组讨论情况。3、逐首交流。(1)指名读,评议。(2)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风阙、狞恶、啖着、脂膏、号啕、琉球等)(3)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学完以后的体会。(4)教师小结: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来?二、品读体悟,演唱表达。1、指导朗读。(1)师范读其中的一首诗歌。(2)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练习朗读。2、展开朗读比赛。播放《七子之歌?澳门》乐曲,指名学生朗读,评议。3、齐读三首诗歌。4、学唱《七子之歌?澳门》。[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学唱歌曲,抒发激情,启迪思想。]八、试背诗歌。1、个人背诵。2、同桌互背,检查。3、全班齐声背诵。九、布置作业。抄写诗中最喜欢的一首。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一次作弊“什么?又要数学考试!”我惊乎道。因为上次数学半期考试我考得极不理想,而挨了爸妈的巴掌,弄得我惶惶不安,对于数学考试是惧怕至极。但最终,我还是忐忑不安地迎来了考试。看着手里苍白的试卷,我的心也凉了半截。忽然,我灵机一动,一个坏念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对了!我身后的那伙人不是经常作弊吗?我可以联合他们一起呀!”“不行,”我又转念一想,“这样得出的分数是不真实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