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科技发展年级八科目思品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创新与科技发展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正确认识好奇心,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教材分析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创新与科技发展》。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走好创新之路。本节课的内容共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技发展靠创新”这一层次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理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认识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层次:“由好奇到创新”这一层次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懂得好奇心是一个人走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关键是缺少创新,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怎样是好奇心变为创新能力,此内容以前未学过,本节课内容为初三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授课。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创新对于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作用。懂得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从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做体会创新的重要性;2、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探究科技与创新的关系,从培养个人创新能力的角度探究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好奇心,增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自觉性。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好奇心,将好奇转化为创新六、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用2016年感动中国的人李万君事迹导入,解释创新。(2)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1、知道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懂得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2、知道好奇心与创新的关系,懂得好奇心是一个人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二、展示自学指导: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1、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2、创新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重要作用?(科技创新的意义?)3、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4、怎样才能将好奇心发展成为创新?三、检查自学情况与课堂交流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进行巡视。第一板块:科技发展靠创新(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情境活动一:议一议:为什么说“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你是怎样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的?)(①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2)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成果,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据测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是7年,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这种周期进一步缩短,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甚至仅隔6个月就有一代产品问世。(3)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69页)第二板块:好奇——创新的使者材料一:(多媒体展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1、结合材料说一说,科学家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品质2、有了好奇心就一定有所发明吗?(刘海洋的故事,瓦特发明蒸汽机)(1)、并非所有的好奇心对人们的成长都有积极影响,例如有些人因为好奇,染上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教师小结: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而创新的导入提高学习兴趣。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带着任务思考学习,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检查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