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代诗歌四首课题15、《古代诗歌四首》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导)学过程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及建议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一.导入新课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苏东坡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二.感知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思考: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三.研读与赏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导入新课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二、感知内容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闭目想象画面,体会思乡之情。然后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四.研读与赏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五、拓展延伸1.将收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2.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