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课题名称望岳授课时间教师姓名学生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程标准描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材内容分析这首诗扣住“高大”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泰山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的“高大”。结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学情分析学习杜甫诗《望岳》,作为七年级学生要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和“诗史”的特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然后在诵读中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品析诗歌语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4.背诵并默写。重点1.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品析诗歌语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难点1.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品析诗歌语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评价任务所有的学生能背诵诗歌。百分之九以上的学生能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品习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及问题预设导Ppt展示泰山优美的图片叙述一下在泰山旅游时所看到的泰山之景。吸引学生兴趣思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2.巡视记录,方法指导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2.思考导学提纲“深入学习”部分的问题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议1.分配任务2.深入到各小组,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1.质疑、讨论、记录2.策划展示方式1.学生可能难以解决的问题:分析“钟”和“割”的妙处。2.结句对诗歌的情感把握要挖深。展组织,简短点评1.朗读2.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学习成果。评1.精讲诗歌的精妙的语言及高超的写作技巧。2.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后两句诗歌的内涵。笔记检堂测设计对比阅读《望岳》《春望》,结合背景来比较两首诗在情感和风写作格上的不同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不合格[]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