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一)一、《课程标准》原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秩序。二、根据《课标解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1、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3、青少年应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秩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重点)。2、理解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重、难点)。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是。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意义和相互关系。3、实行依法治国,对政府、公民的要求是什么?4、中学生怎样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贡献?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师:依法治国是党领导广大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那么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青少年能为依法治国做些什么?(打出课题)〈二〉解决“教学用题1”。学生快速浏览课本P90-94内容,找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十六字)师提问检查,全班统一。〈三〉解决“教学用题2”.1、有法可依。(1)生阅P90小字段,结合课件5“建国后制定的法律法规”,思考回答:A、此资料表明了什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立法工作到此结束?B、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师检查提问,小结。2、有法必依(解决教学用题3)。出示案例(课件6、7)生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名言感悟(课件8)小结(课件9)3、执法必严。生阅读P92-93两案例思考交流(课件10、11、12问题)。4、违法必究。生阅读案例(课件13)回答问题(课件14)师小结(课件15)〈四〉解决“教学用题4”。辨析(课件16)讨论交流(课件17)〈五〉收获平台(课件18)〈六〉巩固练习(完成课件19、20、21内容)。补充正文。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和意义。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法必依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肃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3、实行依法治国,对政府,公民的要求是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4、中学生怎样为建设法治国家作贡献?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对于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附:板书设计(见课件18)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相互依存执法必严——关键缺一不可违法必究——重要保障学法、懂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