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学科:政治课时:1总课时数:7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如何正确行使。过程与方法活动探究法、分析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依法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做好主人。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教学难点政治权利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导入新课:从今年九月份我们老师行使选举权谈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师可以参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而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行使选举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中华人民共思考探究思考:为什么?引起兴趣促发思考(5’)和国公民;年满18周岁同学们没有选举的权利,那么中学生还能参与政治生活吗?什么是“政治权利”?(板书)1。政治权利的含义身为国家小主人,我们关心国家和社区的事情,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这是政治权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政治权利还包括哪些方面呢?(板书)2。政治权利的内容(多媒体投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批评建议权、监督权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P82材料《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多媒体播放)(1)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要撤消或宣布无效(2)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权力需要监督人民监督教师:课余的时候,常听同学谈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让我们借助教材中的几个事例,一起探讨通过什么方式与途径反映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探究活动二:P83,同学们可以与周围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思考:面对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各抒己见)(多媒体播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事例进行探讨(学生自由讨论)(多媒体投放)【思维指导】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有效方法。(板书)3。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的表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P82材料(多媒体播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多媒体播放)(3)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要撤消或宣布无效(4)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权力需要监督人民监督教师:课余的时候,常听同学谈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让我们借助教材中的几个事例,一起探讨通过什么方式与途径反映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探究活动二:P83,同学们可以与周围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讨(学生自由讨论)(多媒体投放)【思维指导】学生对比,理解讨论辨析讨论辨析提高自学能力(10’)(15’)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有效方法。(板书)3。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的表现(板书4.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老师有一个疑惑: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关心国家和社区的事情,是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地发展,就可能采用任何方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探究活动三:P84判断一下,看看下面几种反映问题的途径是否可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你们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是的,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多媒体投放:我校的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现实情况,就如何整治我校周边的环境给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3.课堂小结:学生看教材83页的图,谈如何理解。归纳总结巩固新知(10’)落实知识(5’)板书依法享有政治权利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