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二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重难点】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本课首先通过“了解当前的国际竞争”这个栏目,说明大步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适应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要求,认识国际竞争的实质并积极参与,由此才有可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然后在“认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个栏目中,通过面对发展机遇的历史对比,指出中国现在再次面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由此印证机遇与挑战同在的道理,从而说明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是实现祖国腾飞的两个侧面;最后,在“增强忧患意识”这个栏目,针对我国能否切实抓住机遇的重大问题,联系中华民族正在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引领学生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借用直观、丰富的教学素材设置情景,增加课堂教学氛围的感染力与亲和力;通过活动和一系列问题贯穿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突出情感和能力目标,提升学科特色和学生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体教学程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搜集当今国际竞争实例等材料,了解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新课讲解:(一)了解当前的国际竞争1.1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活动(共同分享):列举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实例(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学生交流(略)教师小结(投影图片):(1)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等国围绕取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而进行竞争;(2)中日围绕俄罗斯石油管道问题展开激烈竞争;(3)中国政府强烈反对美国政府再次受理针对部分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申请;(4)“韩流”文化对其它国家文化市场的冲击;(5)激烈的体育竞争。过渡:国际竞争时时、处处存在,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那么其实质究竟是什么呢?1.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材料分析:(多媒体)材料一: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作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纷纷提出高科技发展战略,如美国的“科技发展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地位,如东盟的“科技发展中期计划”,埃及的“国家科技政策框架和战略”、中共“十五大”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等。设问:(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应如何应对?学生活动、交流(略)教师归纳:上述材料说明,国际竞争表现在许多方面,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键在于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发展经济和科技,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历史和现实表明,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善于把握机遇。(二)认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1面对发展机遇的历史对比活动(以史为鉴)(1)列举世界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过的世界强国学生活动,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投影下面资料:资料:英国抓住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在19世纪成为世界最强的工业化国家和世界经济、科技中心,成就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工业革命拉开了生产力调整增长的序幕,美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成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逐步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从而在独立战争后百余年间由一个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利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中的大量“特需”订货的机遇,几乎面临崩溃的日本经济起死回生,并一跃而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分析他们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3)谈谈他们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学生小组讨论、谈感悟,教师总结:以上史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优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