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VIP免费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1/2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2/2
木兰诗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的传奇美、形象美、语言美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故事内容。(在这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去。)归纳学生答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等等。师小结并进入今天课题的学习《木兰诗》……二、简介《木兰诗》及体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三、朗读指导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3、优生范读4、自读体会5、抽查朗读四、疏通大意。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3、老师评价纠正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五、问题探究学习。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2、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3、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4、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以上问题的设计,都融入了古代的一些文学常识,不仅温习所学过的知识,还获得新的知识)六、人物形象分析——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七、品析语言。1、品味下面诗句,说出句式特点,从诗中找出类似诗句。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复沓句)②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排比句)(备忘:①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②东市……,买长鞭。)2、小结板书:独特的语言风格(民歌:反复咏叹、反复铺陈)3、朗读品味。八、课文小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