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分数的品质诚实的检验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规则,遵守考试纪律,做诚实的人。2、[能力目标]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考试作弊。3、[知识目标]认识考试作弊的错误与危害性,懂得诚实的意义。二、教学重点:认识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树立诚信考试的意识。三、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诚实的人会吃亏”和“偶尔作弊不要紧”的观点。四、内容分析:1、引言:阅读材料中明确指出“财富代表了一种品质”,引发“财富的品质是什么”的思考。教材正文列举了中国内地企业家最看重的财富品质,其中得分最高的是“诚信”。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问“财富有品质,分数是否也有品质”,自然引出下面对分数品质的挖掘和分析。2、诚实的检验(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分数有真假”。首先,通过课本104页的材料,总结出真假分数所反映的诚实与不诚实的问题,从而呈现“诚实的意义”和归纳出“诚实的重要性”这两个知识点。其次,教材对“老实人是否吃亏”的想法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诚实”的价值。第二层次是“作弊“利”与弊”。教材列举作弊的各种“好处”与“坏处”,作为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后结合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三层次是“偶尔抄一次答案不要紧吗”。分析学生中常见的关于考试作弊的想法,如“偶尔抄一次不要紧”。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抄同学的作业、做练习是直接从参考答案上抄答案等行为都是错误的。本部分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分享活动,由学生讨论分析学习、生活中的其他不诚实的行为对前面三层意思的一次运用和拓展。五、学情分析:考试、分数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生活主题。初一上学期期末将至,考试迫在眉睫复习和考试成为学生最关心的事情。这时候,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和教育,不但对学生应对入中学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意义重大。教学活动设计:(一)引出课题:检验诚实从上面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人的行为有诚实和不诚实之分,那么我们的考试分数有诚实与不诚实之分吗?换言之,分数有品质吗?如果有,那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是的,是诚实。其实呀,我们所得的分数就是一次次诚实的检验。(板书诚实的检验)(二)巧设人物,道出含义师:今天我们要邀请一个小朋友进入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现在有两个候选人,到底邀请哪一个呢?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教材P104材料):吴欣:期中数学考试时,吴欣有三道题不会做,她很伤心,后来试卷发下来,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竟然考了90分,她仔细一算,原来老师算错了分数.吴欣找到数学老师,把试卷上的90分改成了80分.周玲玲: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有一题正巧是周玲玲复习过的,但她怎么也想不起答案了,她不甘心放弃,犹豫片刻,她终于翻开了书、、、试卷发下来了,周玲玲考了90分。师:你当评委你来评:吴欣的80分与周玲玲的90分哪个品质更高,更有价值?请说出理由。生:吴欣的分数品质更高,更有价值。因为她的分数反映了诚实这一重要品质。教师引导:是的,分数的真假真实反映了人是否具有诚实这一重要的品质。那么诚实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展示课件:一、诚实的含义:就是指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欺骗,不作假.)(三)争当评委,谈论诚实师:所以我们应该邀请谁加入我们班集体?-----生:吴欣师:为什么不邀请周玲玲呢?她考的多好呀!生:因为她不诚实,她的分数是靠作弊得来的,不真实。而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教师引导:正因为吴欣的诚实,大家猜会决定邀请她,那么大家说说,诚实对于我们来说重不重要啊?好,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诚实的重要性。(展示课件:二诚实的重要性:①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②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③诚实也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四)真假分数,吃亏是福但是,最近呀,吴欣同学现在看起来有点闷闷不乐?她到底遇到什么烦恼了呢?让我们悄悄的去听听她心里的声音。吴欣的烦恼——一直以来,我都严格的遵守考试纪律。现在,我发现班上的个别同学是通过作弊取得高分的,老师没有发现,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