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结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学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c=a+b(c为斜边)。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直角三角形中计算问题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一、问题的提出:小明放学回家要经过一块长方形的麦地。如图:1、小明本来应走大路从A经B到C可是他却直接从A到C,为什么?2、为什么近、近多少?3、用数学知识如何解答?二、量一量,算一算: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4㎝和5㎝,12㎝请你量出斜边的长度。2、进行有关的计算。3、得出结论:三、证明结论:利用拼合三角形的方法,如下:(1)由(1)由(2)(2)如图:练习:1、判断:(1)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3)在()2、填空:在中,(1)如果a=3,b=4,则c=(2)如果a=6,b=8,则c=(3)如果a=5,b=12,则c=(4)如果a=15,b=20,则c=3、解决新课开始提出的问题第2节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试验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逆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和他的简单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把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教学过程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注意: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步骤:(1)首先求出最大边(如c);(2)验证a+b与c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则△ABC是以∠C=90°的直角三角形。若c2≠a2+b,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小结:(1)三角形中有两个角互余;(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紧记一些常用的勾股数,将为我们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带来方便,如3、4、5;5、12、13;6、8、10;12、16、20等。四、典型例题例1.在中,,于D,求证:(1)(2)分析:在图中有与三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证。证明:(1)(2)又即例2、已知中,,求AC边上的高线的长。分析:首先通过所给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出所求高线长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并且要求的为斜边上的高线,通过勾股定理可解,未知量可用方程的思想求得。解:为,且作于D设,则答:AC边上的高线长为。例3.已知:如图,△ABC中,AB=AC,D为BC上任一点,求证:AB2-AD2=BD·DC思路分析:通常遇到等腰三角形问题,都是作底边上的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再按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探索。本例首先作AE⊥BC于E,便出现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AB=ACBE=EC结论又以平方差“面目”出现,也就告知我们应用勾股定理是打开思路的好方法,那么在Rt△ABE,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E2+BE2AD2=AE2+DE2由于BE、DE均在一条直线BC上,通常是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转化为求同一条线段的和差问题,使结论明朗化,于是AB2-AD2=(BE+DE)(BE-DE)结合图形知:BE+DE=BDBE-DE=CE-DE=CD例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边AB、BC、CD和DA的长分别为3、4、13、12,∠CBA=90°,求S四边形ABCD思路分析:遇到四边形,通常是连对角线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对本例连对角线AC为佳,因∠CBA=90°,便出现了直角三角形ABC,由勾股定理可求AC2=AB2+BC2=32+42=25在△CAD中,我们又可发现:AC2+AD2=25+122=169DC2=132=169∴AC2+AD2=CD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CD为Rt△,且∠DAC=90°此时,已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