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教案课标内容四、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四、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为共同理想奋斗的远大志向;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激发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的热情。能力:提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认识何理解能力;培养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诗歌以及模范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的材料,在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对比、分析,使自己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现途径。教学难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教学重点:①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②当代青年实现个人分理想、承担历史责任必须发扬艰苦奋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一)共同理想共同使命(二)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第1课时(总第55课时)教学内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导学过程:(一)导入本课导入语: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全国人民也有共同的理想。理想带给我们憧憬与希望,是激励我们不懈追求的力量。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美好的未来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共同描绘呢?(二)新课导学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人生理想的分类(P116)情境活动:(115—116)男生甲:我的理想是获得博士学位,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女生甲:我希望我的家庭越来越和睦,老人健康长寿,全家幸福美满。女生乙:我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做一名高水平的医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男生乙:我期望我们的国家,法制越来越健全,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说一说:①理想是什么?②为什么人生需要理想?教师归纳:①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②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何调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身充满幸福。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理想,特别是在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那么,理想有哪些种类呢?(阅读教材正文第一段。)教材支持:(P116)人的生活大体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四个方面,人生理想也可相应地分为自身理想、家庭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教师:归纳起来说,理想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展示)人生理想的分类及含义自身理想:是个人自身素质的理想,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所能达到的完善程度或最佳状态。家庭理想:包括和睦的家庭关系、丰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指合乎现代社会水平的、满意的职业岗位:包括工作的性质、内容、环境条件以及报酬和社会荣誉等等。社会理想:是指人们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生态理想。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P116)教材支持:(P11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