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四、【教学设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1863年英国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猿共祖”的理论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为的争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的能力。2.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六、【教学流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5分钟)【创设情境】问题1:要是有人问你:“现在世界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问题2:“那么你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的父母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问题3:“照你这样一代一代推上去,世界上最早的一代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谁生的呢?能回答吗?”“可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展示图片】: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课件展示】“毛人和长尾的小孩子”,了解其原因。【提出探究问题】1、观察长尾巴的小孩彩色图片及“毛人”的图片,想一学生回答:1.好笑,“谁不知道人都是父母生的!这是常识。”2.这也是很明白的,都是他们的父母生的。3.不能。世界上最早的人离开现在已经很久很久,谁能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能模仿人的一些行为。小组讨论回答:1、这是一种返祖现象。2、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森林中。以果实、嫩芽、昆虫为食。3、(1)现代类人猿大脑的外形和沟回的构造与人类很接近,小脑被大脑覆盖。(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盲肠上均有阑尾。好的情景创设不在于多么华丽而在于要切入正题从科学资料和学生的认知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观察探究情境中的现象,发现问题,源于自己的生活。制定简单且可行的探究方案,以便消除探究的盲目性。想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类人猿有哪四种?类人猿生活在栖息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为食?3、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教师总结】此外,类人猿有许多“似人行为”,它们会学着像人那样梳头、刷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类人猿的表情,特别是幼仔与人的相似程度更大。这说明了类人猿和人类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均是单胎盘。(4)现代类人猿具有与人相同的血型。二、探究新知(30分钟)(一)人类起源于古猿【过渡】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这方面的材料。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提出问题】在一本关于人类起源的书中,有的小组同学看到了上图,(1)猩猩的手(2)黑猩猩的手(3)大猩猩的手(4)人的手1.请仔细观察,你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