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5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5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5
《伤仲永》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幻灯片)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活动2【活动】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朗读课文,教师范读一遍,生再跟读一遍;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和字的读音。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幻灯片)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⑥余闻之也|久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幻灯片)隶(lì)扳(pān)谒(yè)称(chèn)泯(mǐn)活动3【讲授】翻译课文,解决重点。翻译课文,解决重点。翻译由学生接力共同完成。1、译文:(幻灯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2、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见课文注释)3.对文中的"之""于"“然”“闻”“自”进行归类。(一词多义)(幻灯片)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然父利其然(这样)泯然众人矣(·····的样子)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自并自为其名(自己)还自扬州(从)4.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幻灯片)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对·····感到惋惜,形容词作动词。5、特殊句式:(幻灯片)(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省略句:不使学。借旁近与之。还自扬州。(3)倒装句(状语后置):还自扬州。活动4【练习】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幻灯片)1、熟读课文,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解释和语句翻译,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练《名校课堂》p69第1-4题3.2第二学时课前检查作业一、研习课文:(幻灯片)1、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的内容。2、读了文章后请简要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讲述了金溪县神童方仲永拥有天赋但未得到及时的后天教育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3.思考问题:(幻灯片)(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重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