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Ⅱ)授课教师:宜昌市夷陵区红土初中罗会琼所用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并初步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2)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2、能力目标:(1)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2)有意识提高学生发现规律、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3、德育目标:关注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观察、分析、操作、探究等数学活动的主动程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情感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难点: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的推导及运用运用。关键:通过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灵活运用四个步骤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情景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式教学、合作交流式教学。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借助于多媒体。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幻灯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类比猜想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相关概念(1)三个角对应_______、三条边对应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各对应边________。(3)相似比等于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2:我们已经有哪些判别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问题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问4: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你认为可能还有哪些方法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同桌讨论,大胆猜想)二、设计方案,验证结论1、请分组设计猜想一或猜想二的验证方案猜想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猜想二: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小结结论:三角形相似的判别方法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如图,在△ABC与△A′B′C′中,∵∴△ABC∽△A′B′C′(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之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思考:上述判定方法中的“角”一定是两对应边的夹角吗?想一想:在上述问题中如果这个角是这两条边中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呢,两个三角形还一定相似吗?(小组内交流)交流结果: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不一定相似三、归纳概括,得出结论我们已经有哪些判别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四、应用结论,解决问题例1.下面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例2(选讲):如图,若,试说明:(1)∠ABC=∠CDB(2)CA·BD=CB·AB五、巩固提高,熟练技能1、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请说说你的理由:2、P137议一议六、积累总结,知识升华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三角形全等、相似常用判别方法的比较(表格):3、在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时要注意什么问题?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七、认真审题,完成作业教材P139习题4.8知识技能1、2题ABC4cm7cm5cmDEF2cm2.5cm3.5cm八、拓展训练,有一池塘,周围都是空地.如果要测量池塘两端A、B间的距离,你能利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