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2.知道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3.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4.自学成才遵纪守法;5.学会寻求法律保护;学习过程:一、复习2003年3月,春意盎然,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并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献言献策。?)上述情景说明了什么?二、新课学习〖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些权利大致可分为:(1)平等权。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权利。(3)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享有不信宗教的自由;享有信仰此种宗教的自由,也享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享有以前不信宗教,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享有原来信仰,而现在不信仰的自由等。(4)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非经法定程序的特定国家机关执行,公民不受逮捕、拘谨、搜查和侵犯的权利。(5)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述、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公民在经济生活中依法享有合法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保护等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自由权利的自由。宪法确认公民有受教育权、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手国家保护,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妇女同工同酬,选拔和培养妇女干部,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9)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二、正确行使权利〗1.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是我国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英勇斗争的结果,消灭剥削阶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每一项权利都有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导的鲜血和汗水。(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是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宪法和法律都同样赋予其权利。公民权利的实现建立在公民对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权利以为着尊重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侵害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因此,公民必须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I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自由和权利没有绝对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一旦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滥用权利和自由,必然会违背人民的意志,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丧失自由的权利。所以说,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决不可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II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比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行使这一权利,要采用合法的方式,如通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发表意见、向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