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0.3相似图形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2、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六条线段a=4cm,b=5cm,c=6cm,a’=2cm,b’=2.5cm,c’=3cm这些线段成比例吗?为什么?2.观察课本第89页的图片,这些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3.什么样的图形是相似的图形?二、合作探究1.操作并填表ABBCAC∠A∠B∠C放大前放大后你的发现2.结合刚才的操作,你认为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如何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什么是相似三角形相似比?如图,∠A=∠D,∠B=∠E,∠C=∠F;,则△ABC与△DEF相似,记作“”。其中k叫做它们的。反之,若△ABC与△DEF相似,则∠A=∠D,∠B=∠E,∠C=∠F;注意: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思考:如果相似比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答:4.类似地,如果两个多边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相似多边形的的比叫做相似比。CEDEFABC5.如果两个多边形相似,那么,对应边,对应角。三、例题讲解:1.如图,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1)△AFE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DEF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如图,△ABC∽△A′B′C′,AB=8,AC=10,A′B′=6,∠A=60°,应用相似的知识你能求出哪些边和角。3、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求∠F的大小以及AD和GH的长.四、随堂练习: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A、两个等边三角形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两个长方形D、两个正方形2、已知△ABC∽△A1B1C1,且∠A=50°,∠B=95°,则∠C1等于()A、50°B、95°C、35°D、25°3、若△ABC∽△A‘B‘C’,且,则△ABC与△A‘B‘C’相似比是,ACDBEF10BAC758′′B′C′A′6600°△A‘B‘C’与△ABC的相似比是。4.如图,已知△ABC∽△ADE,AB=30cm,BD=18cm,BC=20cm,∠BAC=75°,∠ABC=40°.求:(1)∠ADE和∠AED的度数;(2)DE的长.5.如图,判断下面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若相似,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式,求出相似比k.五、课堂小结:1.相似形——形状相同的图形。。2.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及应用。六、课后作业:1、课本第93页2、3、4、2、数学补充习题第58页10.3七、教学反思:2720326.758580406080FED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