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签字、复核及管理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封面、格式执行并进行统一编号,编制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2)原始记录按不同类别建立统一格式并进行统一编号,记录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3)技术检查记录中检查人与被检查人均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4)按单位工程建立工程日志,专人负责逐日记录(采用黑色签字笔),字迹应工整不潦草、不涂改,每页要有记录人、复核人签字;工程日志格式及内容根据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要求另行确定。(5)测量记录使用专用记录本(公司下发的全站仪记录薄、水准仪记录薄)用铅笔记录,记录项目应正规完善(包括:名称、部位、日期、天气、地点、人员、仪器编号等),每页记录应签字齐全,不得撕毁缺页;采用非手工记录的,测量后要及时将相关数据打印输出,签字齐全并留存备查。(6)需要编入工程竣工文件的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均应符合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及国家、行业的相关文件规定,各类表格应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齐全。(7)资料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收集,资料员负责整理归档及保管。-12、施工日志记录要反映工程施工日期,各道工序的连续性、真实性及可追朔性。3、记录所使用的语言应使用工程专用术语或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文字数据说明为主,图表为辅。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采用黑色碳素笔记录。4、每页页头记录施工日期、气候情况、施工的分项工程名称、里程等。每日记录的页尾记录记录人的姓名。第1页共10页5、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当日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变更情况、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劳动力投入、机械设备投入、原材料使用情况、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效果等,同时也应在记录中前期技术交底或施工安排落实情况、效果等。6、施工重大事件除在施工日志中形成记录外,还应单独形成记录(工程大事记,分单位工程登记),重大事件含:(1)施工中遇到溶洞、断层、塌方、涌水突泥等特殊地质情况。(2)工程质量事故。(3)安全事故。(4)复杂、难点工程中相关的研究方案。(5)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台风、地震、洪灾等)对施工影响。(6)上级领导检查情况。(7)变更设计情况。(8)业主的要求。(9)现场技术交底情况。7、施工日志封面应写明建设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合同编号、施工起止里程、日期。-34、制定隧道或其他需要的工程的量测方案,严格按量测方案进行施工监视分析,所有量测监视资料必须分类归档管理。5、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整理竣工测量资料,作为竣工文件的一部分归档整理。6、所有测量、量测资料由测量主管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第九条工程检验资料管理1、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于施工现场由责任人亲自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2、及时填写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时找各责任人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3、各类质量报表单独建档整理保存,应具有可追朔性。4、试验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管理(1)试验资料包括各种试验记录(土工试验资料、砂浆/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锚杆拉拔试验报告等),钢材/水泥/砂/第2页共10页石料等原材料试验与检验报告、外加剂试验与检验报告、施工设计配合比等记录;所有的资料应及时签认,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分类建档归类保存,能够随时提供计量需要的资料。(2)需收集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出厂合格证)包括所有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锚杆、焊条、各类外加剂、沥青、土工布、无纺布、止水条、土工格栅等;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是加盖红章的原件,物资部门应负责每一批进场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的收集及分类归档保存。-5外观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寄发单位补发。第十四条档案室对接收的工程文件应及时建立工程文件接收总登记帐和分类帐(簿式台帐和电子台帐),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工程文件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