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应该知道的家教知识》读后感导语:家教每一个父母的认知都不一样,在很多方式上家长都应该知道的家教知识,看看《家长都应该知道的家教知识》读后感。教育方法篇试读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大部分家长,任何时候碰到任何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比如,在大商场,如果孩子对扶梯发生兴趣,一趟一趟上下玩不停,你最好站在一边耐心等待,不要粗暴干涉孩子:”;那有啥好玩”;,扯着孩子就走。你最好找个人问清楚扶梯的运行原理,在适当的时机向孩子讲解。跟孩子交往,要重新唤起我们心中久已熄灭的那份童真,才能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撕烂刚买给他的新书,许多家长的本能反应是批评这种错误行为,然后强调书的价值,指责孩子。”;刚买回来你就撕破了!以为那是不用钱的?十来块钱呢!”;不顾忌孩子的抵触情绪,强迫孩子说”;我错了,今后改正”;。或者像审问罪犯一样谴责:”;对书有仇么?为什么刚买来就撕了?”;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孩子诚实,坦言撕书的原因,结果是把孩子推向对立面。孩子对这种挑衅往往有自己的常规武器,那就是梗了脖子死不开口。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上。如果家长说:”;你撕坏了刚买的新书,你不喜欢它吗?”;(孩子也许会点点头,或说是不小心撕坏的。)”;或许过几天你又会喜欢它呢,因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你讲呢。我们一起把它黏起来好吗?”;妈妈并不因为他闯祸而动怒,在负疚的心情下,孩子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情形告诉妈妈。今后,他就会爱护大人送给他的礼物。当孩子抱怨幼儿园的小朋友”;太自私”;,许多父母为了安慰孩子就会说:我完全了解你的感觉。自然,你是想告诉他,你理解她,并且想让他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认为你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他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他什么都不愿告诉你。正确做法应该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这就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孩子觉得自己真正被理解。又如,孩子回家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大明。”;许多家长一般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大明是个好孩子。”;家长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希望两个孩子相处愉快。但这就等于是轻易地否认他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后判断人、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且,孩子还会觉得你根本不了解情况,总是不听他说,对他有成见。正确的做法是同孩子认真聊聊,问他:”;他对你怎么了?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了?下次碰到他,你准备怎么办?”;孩子与我们大人看到同样的事物,感受却往往大相径庭。所以与孩子交往要有耐心,从孩子角度多揣摩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多想想,孩子希望我们是怎样的。家庭教育理念篇试读国外最著名的十大家教主张之一《卡尔;威特教育》卡尔;威特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经验总结为一本书,即《卡尔;威特教育》。该书写于182020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的文献。书中详细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卡尔;威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充满了哲理和智慧。01卡尔;威特: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父亲卡尔;威特是德国哈勒洛赫村的一名牧师,因成功培养了天才儿子而出名。他根据自己对小卡尔14岁以前实施教育所得出的经验写成了《卡尔;威特教育》,并在182020年公开发表,但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人们才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儿子卡尔;威特(与父亲同名,常被称为”;小卡尔”;)生于182020年7月,是德国著名的天才人物。他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等知识,尤其擅长数学。182020年,年仅9岁的小卡尔获得莱比锡大学的入学证明书,10岁时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被破格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时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专家。在老卡尔那个相信”;天赋比教育更重要”;的时代,他敢于提出相反的意见,勇于宣称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教育理论,表明他具有探索超越时代的真理的胆识。老卡尔倡导父母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