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认真落实市委“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把社区物业打造成为党的工作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促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1、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按照“属地为主、行业指导”和区域化党建的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原则上以隶属于所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为主。有多个物业服务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其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物业服务企业所在的街道党工委。由集团党委(总支)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原则上保持隶属关系不变,同时接受物业服务项目所在街道党工委的监督指导。2、加大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坚持四个同步,即在注册备案时,同步采集员工信息;差别化等级考评时,同步将党建工作作为重要指标;信用信息管理时,同步登记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日常巡查时,同步督导检查党建工作。街道社区要主动发现和指导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单独成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选聘党员从业人员、协调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发展新党员等办法,采取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尽快建立党组织。努力使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100%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3、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由市物业办牵头,建立物业行业党建年会和季度研判机制。各县(市)区、各级物业办要加强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选育和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发展壮大物业服务企业党员队伍,注意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出资人和合伙人入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党员的引领示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与街道、社区联系,结合小区实际,在开展物业服务同时,广泛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强化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沟通、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努力做到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二、建立物业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工作机制4、将物业服务纳入街道社区建设管理体系。结合街道社区治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以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以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动服务机制为重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有序的小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将物业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管理体系,调动物业服务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推动社区工作和物业服务有机融合、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统筹整合,把社区物业牢牢掌握在基层党组织手上,打造美丽祥和的“红色物业、宜居家园”。5、建立“六方联动”服务机制。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派出所、综合执法中队、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民主决策、评议监督等制度,定期组织居民群众代表对“六方联动”工作进行评议,形成基层党建与物业服务管理协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在社区服务站设立物业窗口和联动服务热线电话,负责受理、督办和回复居民涉及物业服务的各类诉求,提高服务效率。街道社区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等各类会议、微信等信息化平台,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正确认识、支持和参与到物业服务中来,依法履行业主权利和义务。6、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积极推荐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党员担任物业服务质量义务监督员,吸纳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街道“大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成员或社区“两委”委员,实现党对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引领和工作引领。每个县(市)区选择2-3个物业服务企业作为试点,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承接部分社区服务职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