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复件公开•课程导入01入课程背景介绍时代背景《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唐朝,中国经济发展巅峰,文化艺术作者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介绍刘禹锡,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其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课程目标设定01020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陋室铭》的文学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能够分析《陋室铭》中的意象和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安排概述课程时长:45分钟教学内容与环节:导言(5分钟)-课文朗读与讲解(15分钟)-课堂互动(10分钟)-总结与作业布置(15分钟)教学手段:PPT演示、讲解、小组讨论、互动问答教学资源:陋室铭通用课件、相关文献资料、多媒体素材等02陋室原文逐句解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强调山的高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神仙居住。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水的深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龙居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虽然住的是简陋的房子,但只要品德高尚,就能让房子显得高贵。主题思想概括•《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通过描绘陋室的简陋和自然环境的清幽,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名句背诵与默写0102030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03知点巩固词汇与语法的复习总结词:重点掌握详细描述:复习《陋室铭》中的重点词汇,如“馨”、“鸿儒”、“白丁”等,以及相关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句、被动句等。通过例句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文章结构的分析总结词:整体把握详细描述:引导学生分析《陋室铭》的篇章结构,包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常识的积累总结词:拓展知识详细描述:介绍《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以及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常识。通过积累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04深度拓展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唐代背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为《陋室铭》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刘禹锡个人经历刘禹锡在官场受到排挤和贬谪,这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陋室铭》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刘禹锡的其他作品介绍《竹枝词》刘禹锡创作的民歌体诗歌,富有民间气息,表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乌衣巷》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中唐文学的特色与影响风格多样中唐文学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也有婉约派。《陋室铭》则体现了清新、自然的特点,与当时文坛的潮流相呼应。思想解放中唐时期思想较为开放,文学作品也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这种思想解放的潮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中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中唐文学也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05堂互与学生提问与解答提问如何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解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只要品德高尚,也能散发出馨香的气息。分组讨论:陋室铭的现实意义讨论点2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如何平讨论点1衡?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持品德的高尚?讨论点3如何将《陋室铭》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课堂小测:知识点应用应用题1请结合《陋室铭》中的思想,谈谈你对“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理解。应用题2请分析《陋室铭》中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06作与要求背诵并默写陋室铭全文01总结词:巩固记忆02详细描述: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陋室铭》全文,以巩固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分析一篇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学作品总结词:文学鉴赏详细描述:学生需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