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徐州模拟)考古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随山浚川……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其铭文内容有助于()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春秋战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孔子因此提出了“礼”的思想,孟子更为“礼”所规定的秩序的合理性,寻到了颇为深刻的人性依据。这个依据是()A.民贵君轻B.人性本善C.重义轻利D.浩然之气4.(2013·镇江模拟)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人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你认为()①主张“性恶论”②重视礼制③强调教化④主张礼法并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6.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7.(2013·盐城模拟)《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治建设D.礼乐秩序8.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9.(2012·南通二模)《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B.分封制遭到破坏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10.(2013·扬州模拟)《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11.(2012·苏北四市模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贾谊、汉景帝B.晁错、汉文帝C.董仲舒、汉武帝D.魏征、唐太宗12.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A.“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盛行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