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化村生态村材料东风村地处XX县区伊家乡西南部,与黄埠乡山下村毗邻,村部所在地距离乡政府约5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有农户375户,人口1513人,。山高、路远、林深,农户居住分散,最远的自然村离村部近9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608亩,山地面积13107亩,其中:毛竹山面积1553亩,果园面积500多亩,油茶林面积1668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400亩。境内植被良好、物种繁多、水质优良清澈、自然景观等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达81.43%。近年来,东风村依托山林资源的优势,大力做好山上文章,努力开展生态村建设,加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配套设施投入,20XX年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评比中荣获第三名,20XX年村财政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全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三年来,东风村级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村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整治,使村庄环境初步达到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的“五化”标准。环境建设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基本达到环境整治示范村和文明村标准。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为加强创建市级生态村的组织领导,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东风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黄燕平为组长,支部副书记张光崇为副组长的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作计划,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积极群团组织、老年协会,县乡代表参与创建。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的内容,做到生态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增强村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卫生第1页共3页意识。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村民代表、老年人协会会长等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和检查。大力发展绿色立体经济。围绕打造“生态环境示范村”这一主线,聘请有关林、农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建立毛竹丰产示范片5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200亩,低产果园改造200亩,充分合理利用森林优势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建立300亩莲子基地发展。大力发展山林畜牧养殖业,改良黄牛等牲畜品种80头。山地饲养家禽1万只,同时,抓好主导产业500亩烟叶基地,烟后制种200亩。形成以竹果收入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几年来发展的绿色立体经济,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东风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无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近几年来,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多万元,完成全村12个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和十八坑500多亩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兴修了刘家湾、牛牯栋、严塘等小组的通组道路,形成了路通、沟畅、水田种植有保障的良好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村民耕作条件。东风村林业资源丰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东风村严格按照省集体林权改革的政策,通过人均2亩林地的林改方案,把部分林业资源合理地流转到村民手中,这样,既加强了林地资源的保护,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加强生态公益林和试验林的管护,落实林区秩序综合整治方案,加大管护力度。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安全饮水工程得到了保护。投资30万元完成村部周围、十八坑、刘家湾、等200多户人饮工程。聘请了3名护林员,对全村山林进行巡视保护,杜绝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使全村10个村民小组的人饮水源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的、健康的水源。大力开展环境美化工作和村容村貌整治。投资40万元实施十八坑新村点环境整治。投资55万元完成刘家湾通组路西硬化第2页共3页1.6公里。投资4万元,新建水泥篮球场1个,购买各类实用技术书籍300多册,开放农家书屋30㎡一间、电脑6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