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下面是历史上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现质子的装置是()2.(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理科综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C.某放射性元素的4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下2个没有发生衰变D.利用射线可以消除静电3.(江西省抚州一中、新余一中等八校2013届高三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l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4.(北京海淀区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能力试题)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α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方程C.是核聚变方程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5.(湖北省八市2013届高三三月联考试卷理科综合)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A.最多释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最多释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子动能最小6.(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一个氢原子从3n的能级跃迁到2n的能级,该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增加C.铀(23892U)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20682Pb)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D.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全检查时,能轻而易举地窥见箱内物品,利用了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7.(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4月份理科综合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核聚变反应方程nHeHH10241312中,n10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髙能级时,向外辐射光子二、多项选择题8.(东北三校(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C.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8.CD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不连续的,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该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元素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选项B错误;用能量大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选项C正确;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2×2-1=3个,选项D正确。1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综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氢原子处在n=3的能级时会辐射出频率连续的三种光,所以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B.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动转化成新核的过程,有一定的半衰期,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C.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D.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11.(陕西省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等五校2013届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若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到该金属上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