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完成一篇读后感如何完成一篇读后感帽儿胡同小学周芳在小学议论文作文练习中,读后感是最常见的一种。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受体会写成文章,就是读后感。读后感,读即阅读,要读懂原文,感即感想体会。读为次,感为主。写读后感一定要紧扣原文,交待清楚“感”的来源,因此作文开端要先精练地简述原文。简述原文可直接摘抄原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也可简单介绍所读书籍的大意,而后阐述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情从哪里产生的。注意不能大量引用原文,应做到叙述精炼。例如黑龙江谢冬梅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文中对文章的简单介绍:读完《鲁班学艺》这篇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我深深地被鲁班那种刻苦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这篇课文通过记叙鲁班为了学艺、辞别父母,千里迢迢,历尽辛苦,在终南山拜师学艺的经过,教育人们只有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吃苦耐劳,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写好读后感,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谈理由,抓住一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才有说服力,才能感染读者。例如:北京孟瑾同学的《读养花》一文: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知识和乐趣,并从中引申出一个哲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是的,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给人带来幸福、欢乐。这一点我也有过体会。有一次,爸爸教我做饭,怎样淘米、放水、点火、压阀、计时,这一连串的“程序”搞得我手忙脚乱,但我终于亲手做成了香喷喷的米饭,得到了家人的夸奖,我自己也觉得这顿饭特别香,因为这第1页共42页是我的劳动果实。“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有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也是我学习这篇文章的心得。小作者抓住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极富哲理的话来谈自己的感受。作者联系做米饭这件生活中的小事,谈了自己对劳动的认识。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品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在写读后感时,切记不要用检讨代替感想。在联系实际、联系自己时,不要总是检查自己做错了什么,并表决心今后一定改正,这样的读后感像检讨书,别人也不会愿意看。在小学阶段多练习写读后感或者观后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也能够为学写议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篇:读后感一篇读《糗事一箩筐》有感《糗事一箩筐。卜卜丫丫》这本书我早就看完了,但是至今我依然回味无穷。编写这本书的人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一位儿童图书编辑和一对孪生儿女的母亲。她就是张菱儿。这本书主要写了高卜卜和高丫丫是一对龙凤双胞胎,他们刚一断奶就被无奈的分开了,高丫丫跟着爸爸妈妈,高卜卜随爷爷奶奶来到了乡下,受到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一直到该上小学时,才与妹妹高丫丫团聚。该册主要摘取了活泼淘气的高卜卜在学校里和生活中的发生的一些糗事趣闻,想给读者小朋友们送去一些欢乐和笑声。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夹耳朵治病,这一篇主要就写了一个昵称叫做“鼻涕刘”的小孩老是不知不觉中流鼻涕,高卜卜看见以后思想就开了小差。他想到以前他流鼻血的时候,奶奶就会捏住高卜卜的耳朵,渐渐地鼻血就会停止。于是他就拿了用来夹书的夹子悄悄地夹在了“鼻涕刘”的耳朵上。还用力地捏了捏,“鼻涕刘”一下子就哭了。高卜卜因此而被批评了一顿,他觉得自己没做错,是老师们冤枉了他们…….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比如说就拿今第2页共42页天下午的课来说,因为老师们都去开会了,就只有我们在一起玩游戏和看电影,这么难得的机会,我们当然要好好珍惜啦,可能有些人早就看过这部电影了,他们就去做自己的事情。朱晓斌觉得无聊,就决定去捉弄一下人,他轻轻地敲了几下翁乔楠的头和手,觉得自己只是在和他玩,不过翁乔楠就不这么觉得了,他就是属于那种别人弄他一下,他就要弄回别人十下的人。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就打起来了,最后弄得大家都要老师来了才收场。这种糗事真是害人害己啊。《糗事一箩筐》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小孩心里的想法,把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描写得如此有趣,如此平易近人,读者们从上面看到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