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三农服务农历拓展邮政农村市场调研思考一、**农村邮政市场的整体分析**是个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市场广阔,为邮政服务“三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农村有广阔的市场,是邮政未来的希望所在。**全省每年的化肥用量达688万吨、农药用量10万吨。尽管我省邮政服务“三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全省邮政农资配送只占全省农资产品市场需求量的0.05%,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为邮政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邮政已在农村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流通体系和金融体系。只要我们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两大体系,就能抢占农村市场先机。二、**邮政服务“三农”的基本现状一是建立了一个以“绿色走廊”为基础的农资配送体系。目前,全省邮政已建成2万余个村级“三农”服务站,覆盖48%的行政村;建成“绿色走廊”200多条,基本形成以县邮政局为仓储中心、乡镇邮政支局为配送中心、“三农”服务站为服务终端的农村连锁配送网络,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贴近农村,积极开展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根据农民的购买习惯和消费需求,各级邮政部门以“订单+配送”的形式,收订到农户、配送到农家、服务到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目前,**邮政面向农村配送的产品有农药、化肥、种子、快速消费品四大类共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到位,使用效果明显。三是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推进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为了提高农村邮政金融服务水平,我们不断加强邮政储蓄网点和信息系统建设。为让储蓄资金反哺农村、服务地方,从今年2月开始,我省邮政储蓄开办了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目前,全省邮政共792个网点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今年,**邮储银行还在120个网点开办了小额信贷服第1页共3页务。三、**邮政服务“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渠道建设不到位,邮政农资连锁配送的网络优势尚未形成。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邮政服务“三农”渠道建设虽已粗具规模,但尚未形成体系,网络优势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在网点建设的结构上,有些地市大多是以邮政代办网点为基础,没有根据农资连锁配送的市场需求进行改造和提升,能够形成规模和品牌的网点极少,在当地的影响力也不大。二是资金管理不到位,与厂商合作过程中缺乏诚信。部分市、县局没有建立完善的农资连锁配送业务资金管理制度,未将农资连锁配送业务资金纳入企业财务账户管理,资金的流向、流量反映不准确,存在体外循环现象。还有部分市、县局对农资连锁配送业务资金未及时收回或挪作他用,导致货款回笼不及时,拖欠省公司和厂家货款的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与厂商合作的信誉。三是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管理基础薄弱。自今年4月份中邮连锁配送信息系统在我省开始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全省14个地州市、98个县级机构和1000多个支局所已正式使用系统,但仍有部分支局没有在系统上报日报。与此同时,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仍较薄弱,突出表现在支局上报系统销售日报、县局确认支局销售日报的制度仍未完全落实到位,业务配合工作滞后,收入、数据差距依然存在。由此导致了全省信息系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营销过程的真实情况。四是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农资连锁配送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不规范,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给全省邮政发展农资连锁配送业务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如我们在邵阳地区调研时发现,还有一些合作企业的产品属于贴牌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的风险仍然存在。五是农村邮储网点基础设施陈旧。我省邮政1921个邮政金融网点中有1221个农村网点。这些农村地区网点建设落后和系统建设陈旧,导致农村网点机具及通信网络的故障率较高。四、**邮政服务“三农”需要着重加强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确定一个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加快渠道建设,建第2页共3页立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物流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即在县(市)局建立一级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在支局建立二级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和旗舰店、精品网点、骨干网点,在村组一级设立有效网点。二是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