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作为本单元第一节,为理解“生态平衡”、“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节在本书乃至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2、教学重点(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3、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下面说一下我是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突出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是学习重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两幅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常见图片,创设教学情景,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中利用图片或讨论加以辨析,帮助学生理解容易混淆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第二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安排了一个讨论活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如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总结出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了重点。教学中采用“分角色、说联系”的课堂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的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目标:鉴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学生实际,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三、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学习及自我教育,如利用视听媒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阅读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直观展示,突出重点(三)合作互动,突破难点(四)梳理知识归纳整合(五)强化训练巩固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几幅优美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观察时想象在这些环境中可能听到、看到哪些生物,说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板书)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小至一块草地、一个校园,大至整个海洋、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然后让学生举几个生态系统的例子,加深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生态系统有很多种,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在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来说,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来说,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生:(讨论)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生态系统?生:(讨论)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二)直观展示,突出重点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板书)生态系统的成分让学生观察分析池塘生态系统图,阅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要维持这些生物的生存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说出这些生物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各生物之间有无联系?有怎样的联系?(板书)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态系统非生物成分: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生物成分:生产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