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了解“不可知论”的危害性。能力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掌握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觉悟方面: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因而把之列为重点。●教学难点“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难点。因为教材未做多少理论分析,只是说这是实践证明了的。这样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学方法运用谈话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重点,疑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观点表明物质和意识存在密切的关系。师:上述观点,我们可看出物质和意识有何关系呢?生: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师:特别是谁依赖谁呢?生:意识依赖于物质。师:对。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今天就来谈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一个表现——(讲授新课)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多媒体显示)1958年入党后,已70高龄的李四光,在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中,运用力学观点,创立了地质力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完成了《地质力学概论》的写作;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了全国石油地质普查的战略选区工作,对我国东部油田(包括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指出我国石油开发的广阔前景。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生:既然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还有许多问题无法解释,也得不到解决呢?师:能否举例说明呢?用心爱心专心生:自然界中有好多不解之谜,像我国东北有一“怪坡”,上坡省劲下坡费力,这一现象,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再如一些疑难病症,像一些心脑血管病被认为是“终身病”还有一些不治之症。师:你是否认为有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呢?生:是的。师:如果认为客观事物是不可认识的,这属于不可知论,是错误的观点。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多媒体显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十六世纪前地心说统治地位,十六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人们开始研究太阳系。十八、十九世纪人们发现太阳系中的许多成员,并逐步扩展到银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巨大恒星系统,人们认识的宇宙范围扩展到由星系组成的更广阔的世界。目前人们能观测到150亿光年范围内的宇宙世界。现在仍有许多要研究的问题,如其他星球上有无生命,太阳系究竟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等等。这则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生甲: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生乙: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生丙:任何事物都可以认识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有的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认识,有的需要的认识时间短些。师:大家谈得好。这则材料反映了人们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加深,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永远不会终结。随着对人们实践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许多过去的“不解”之谜,不都已经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了吗?例如,目前科学家已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随着对人体遗传密码的了解,人类的生、老、病、死将不再是解不开的谜。人类应当为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不可知论的驳斥。综上所述——(随即板书如下内容)1.实践证明,意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