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备人单元(课题)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备课时间备课内容研讨修改处单元分析教学分析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被人体吸收后,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知识后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因此《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的学习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这部分内容既与前面所学内容相呼应,也为第五章的学习做铺垫。内容特点1、本章用四节分别讲述血液、血管和心脏等循环系统的基础知识,条理清楚,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2、介绍输血、无偿献血、血液制品、血液循环的发现等内容,安排“为家人量血压”的课外实践,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以图文结合讲述为主,穿插实验、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等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参与意识和互助合作意识。本章的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尝试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4、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5、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本章的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壁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第二课时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三课时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水泵——心脏第四课时第四节输血和血型备授课小结: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备人课题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备课时间备课内容研讨修改处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2.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3.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产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难点: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利用教材开始的几个问题引入。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1、认真阅读P59资料分析相关内容,了解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血液的组成成分?2、小组内积极讨论P60三个讨论题,能描述出血液的组成成分。3、尝试应用:血常规化验单中的RBC、WBC、Hb、PLT分别是缩写。它们的正常参考值分别是。学习任务二:认识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参照图Ⅳ-29“血浆成分示意图”自学血浆的有关内容,了解血浆的成分和作用。并完成下列题目: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色的半透明液体这就是。其中含有多种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其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学习任务三: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阅读教材P60-63有关血细胞的内容,尝试完成下表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合作,参照教材中的方法步骤,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能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尝试说出你判断它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三、系统总结尝试完成下列图表,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四、尝试应用1、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补充丢失的成分?2、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贫血的症状?五、诊断评价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类数量形态及大小结构功能RBCWBCPLT血浆血液血细胞成分功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结构功能血液的功能是:A血浆和血细胞B血浆和白细胞C血浆和血小板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份是A糖和脂肪B钙和磷C维生素和水D铁和蛋白质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4、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小板和白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5、人体血液中能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以上都可以6、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原因是其血液中缺少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