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能力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图像。画出分裂图像中的几个典型图像;情感目标:1、在生物科学探究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表达能力。2、在生物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在疑问驱使下尝试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过程。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图像。难点: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三、学程与导程活动1、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内容。(2)查阅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资料,(3)学生亲自体验番茄的果皮、果肉的区别,考虑其不同的原因。(4)考虑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关系。2、教师准备(1)根据教科书,准备实验“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材料用具(2)制造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录像。一粒种子萌发,生长,慢慢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许多粒种子萌发生长成一片森林。另一图像:一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逐渐发育成小鱼、大鱼。通过观看录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植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相似吗?二、探究过程(一)细胞分裂步骤一:展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课件:1、一个细胞出现,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以着丝粒连接在一起,即染色体出现;2、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中央;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原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向细胞两端移动;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解旋松散成染色质,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学生观看图像,对细胞分裂的连续性的过程有个清晰认识。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学观察、讨论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吗?步骤二:学生4人一组。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教师提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怎样?形态上有什么不同2、照教科书的要求,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图像。教师提示绘图要求。步骤三:教师: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剪贴图,找学生代表认识并排序。本组学生纠正其识别、排序中的错误,并细心观察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与形态上有什么不同?选择几个典型图像进行比较,然后尝试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二)细胞成长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图4—3人体的基本组织示意图,识别人体的四种组织?区分它们的特点、分布、功能。步骤四:教师展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最后植物体由小长大;一受精卵经细胞分裂,逐渐长成婴儿,慢慢成长为一名中学生,而在他周围是鸡蛋、面包、牛奶、蔬菜等食物。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成长中对父母的索取,从而唤起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情感意识。通过本节课学习完成下表: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反馈练习:书后习题作业:能力培养板书设计:第三节细胞分裂与分化一、细胞分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