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教师用)第5课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理论支持】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教师的任务就要把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是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把前后学到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选取.另一方面不局限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社会环境的活动中获得完善与发展.与同学的交流中、讨论中学会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与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基于此,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发了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就是把课堂学习内容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呈现出来.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安排由易到难、由单一知识到多方面知识综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大胆交流、积极参与、敢于创新与应用.从多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形成一种思考方式.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合作、努力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课时安排】知识技能1.能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感知不等式与方程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情感态度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预习检查解下列不等式:(1)(2)(3)3(4)〖答案〗(1)(2)(3)(4)〖设计说明〗通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回顾已学知识,为接下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做好铺垫.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点55%,如果到达2008年这样的比值要过70%,那么2008年空气良好的天数要比2002年至少增加多少?〖设计说明〗教学过程中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较生动活泼,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深切的体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意识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二、例题讲解例1、与不等式有相同解集的不等式是()A、B、C、D、〖设计说明〗分别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参考答案〗D例2、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如果到达2008年这样的比值要过70%,那么2008年空气良好的天数要比2002年至少增加多少?〖设计说明〗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提示学生2008年时闰年,全年有366天.〖参考答案〗解:设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2002年增加天.2002年有365天空气质量良好,2008年有()天空气质量良好,并且去分母,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由应为正整数,得例3、某型号冰箱出厂价为每台1500元,各种管理费为出厂的12%,商家售价为每台多少元时才能保证毛利不低于20%?〖设计说明〗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总的利润总额÷总的成本费用)×100%〖参考答案〗解:设每台售价为元,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移项,得所以例4、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设计说明〗用不等式解应用问题时,要注意对未知数的限制条件.〖参考答案〗解:设小明答对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根据他的得分要超过90,得解这个不等式,得因为应是正整数且不能超过20,所以小明至少要答对13道.三、课堂反馈训练1.已知①,那么不等式②的解集是()A.B.C.D.2.老王家上个月付电话费31元以上,其月租21元.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