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立法理念与实践的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项优秀的立法项目绝非随心所欲的产物,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晶。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2条规定“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这是制定规章全过程的立法活动,体现了整个工作的流程,也充分说明要制定一个高质、适用、效益好的精品立法项目,就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完成好每一个动作。才能确保此项目的完美,真正生产出被社会和人们公认的一个好产品。笔者认为:一个法制工作者(确切地说应当是立法工作人员)就像一位装饰师傅,把一套毛坯房如何装饰成一个精品房,当完成一个立法项目,装饰成精品房时,心里会是很高兴的。那么,如何把一个立法项目做成高质量的或者说力争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呢。主要确立以下基本理念:立法计划科学化立法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基本方式,立法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但人类社会之所以要有立法,恰恰在于希望借助于立法来谋求一种有序的和平生活,指望通过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来追求一种和谐的结果。立法要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建立和健全立法规划制度,这是完善立法决策的前提条件。因为,立法预测和立法规划,有利于集中立法目标,避免出现立法散乱、随意,缺乏计划性,而造成立法的混乱和立法的不统一,避免立法资源的过多浪费。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二章对规章的立项(共4条)均已明确规定。按照条例的规定,我们在实践中的一般做法为:一是每年拟定征求立法建议项目的通知下发至各市(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求其报送立法建议项目,并在网站上公布并征求社会各界的立法建议项目,同时根据市领导有关讲话、要求以及有关文件中提及的立法项目。二是由立法工作机构汇总各方面立法建议项目的意见,以两个立法工作机构名义,采用集体讨论形式,拿出初步确定的立法建议项目方案。三是对重大立法建议项目或涉及部门较多的,且不是那么成熟的项目,由分管主任带队进行有目的调研论证,广泛了解有关信息、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第1页共6页确定立法建议项目草案报办领导审定。四是以办领导审定的草案再分发各位市政府领导、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征求意见,待返回意见后,再作进一步论证研究,才形成正式的立法建议项目,并拟文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发文,作为当年的立法计划(编制立法计划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3—4个月左右)。从20XX年的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来看,是比较科学的,全年23个立法项目(不包括未列入计划内的项目,实际上市领导直接批办的立法项目较多),办理完成了13个项目,占到总数的56.5%,完成计划率是比较高的一年,且我市每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还有部分项目未按照计划办理,客观上有多种。shy;因:有的部门未及时报送草案,有的时机仍不成熟,有的上位法未出台需等待,有的作了调整(如由部门发文)等等,调整项目也是立法过程中的一个内容,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据对兄弟城市的了解,立法项目完成率也不是那么理想,这个问题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如徐州的立法计划项目就很难征集)因此,提高和强化计划执行力,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立法计划的严谨性上和科学性上作进一步努力。立法dshy;调统一化我国宪法和《立法法》都明确规定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立法dshy;调分为外部dshy;调和内部dshy;调。立法外部dshy;调是指法律与。shy;济基础及其他上层建筑之间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立法内部dshy;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法律体系内部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制统一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立法dshy;调作为一个过程,贯彻于整个立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立法dshy;调对立法来说,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一是立法dshy;调是适应社会dshy;调发展的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是由。shy;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它还受其他上层建筑的影响,当然,法律要反作用于。shy;济基础,并影响于、作用于其他上层建筑,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法律的这种作用要充分发挥,就必须dshy;调一致,否则法律不仅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与功效,还会阻°shy;甚至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二是立法dshy;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