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教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教案_第1页
1/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教案_第2页
2/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教案_第3页
3/6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二课时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地震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2、构造地震示意图1、13构造地震示意,了解以下基本概念: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地震波(纵波:速度快,图中为辐射线,人们会左右摇晃;横波:速度慢,图中为以震源为中心的同心圆,人们会上下颠簸)。3、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思考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4、类型分类:⑴按震级划分类型震级标准与人类的关系微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弱震震级在3—4.5级的地震有感地震中强震震级在4.5—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破坏性地震⑵按震源深度划分(右表)⑶按成因分:构造地震(多且大,占90%以上)、火山地震(占7%)、塌陷地震(少且小)。⑷按震中距分:按深度划分震源深度浅源地震小于60千米中源地震60—300千米深源地震大于300千米类型远震近震地方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100—1000千米100千米内5、造成的影响阅读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地震烈度的划分,了解地震造成的影响。6、地震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降御难度大。7、地震带: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呈带状分布。⑴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全长2万多千米,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⑵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云集,呈带状分布。(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成因:⑵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⑶多发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⑷影响强度的因素:滑坡体位置(高)、体积(大),强度(高)。⑸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学习方法]滑坡灾害多发区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⑴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⑵物质条件:物质破碎,多断裂;⑶植被条件:差。人为原因:⑴增加了地势的起伏;⑵堆放大量碎屑物质;⑶破坏植被。2、泥石流⑴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⑵特征——突发性特征:表现为一是突然爆发的液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二是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⑶发生条件:①地形陡峻;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⑷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学习方法]如何判断泥石流多发的地区⑴地形——陡峻的山地,沟深坡陡;⑵物质——松散:一是风化、侵蚀作用,二是地震造成的破碎,三是人类排放的废渣;⑶大量水流——短时间内;⑷植被——差。[背景知识]诱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①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开挖;②弃土、弃渣的堆放;③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加重水土流失。[思考P13]1、震级是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能;而烈度是反映地面实际受影响的程度,它与震级大小、地质构造、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等有关,所以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2、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乱砍滥伐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2课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