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在xx区大托镇,提起镇长陈文华,没有人不说“陈镇长没架子,知民、爱民、为民”。大托镇的寻常百姓、农村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一说起陈镇长,印象中就是对待工作如“拼命三郎”、执行规定如铁脸包公,对待群众象兄弟姐妹。其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胸襟坦荡的君子风格,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2008年,大托镇实现地方财政税收1.12亿元,在第四届xx市“十强街镇”评比中再次获得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并取得了“四次进榜十强、三届连续榜首”的好成绩,陈文华个人也多次受到了市、区的嘉奖。一、创业富民抓发展促增收,不说空话2005年7月,他刚到任大托镇就一头扎进村里,搞了近一个月的调研。他说“乡镇干部只有多下村,才能听到最真实的群众心声。”那时候,大托镇刚刚进入拆迁开发期,很多村都还不富裕,很多群众的观念还未转变,特别是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把失去土地视为“世界末日”。对此,陈镇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项目建设推不动,地方就没发展,地方不发展,群众就不能致富”。为抓发展,推动建设,一是转变思想观念,确保项目建设环境优。他组织各村书记到洞井、红星等先期开发的兄弟单位学习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会代训,请来长株潭一体化办公室的教授讲大课;结合实际,制定符合镇情的《党员手册》,把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写入先进党员的条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和村级班子渐渐改变守旧思想,投入到为项目建设发展服务上来,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项目落户大托镇,三年来先后有50个大大小小项目在大托镇启动。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确保项目入驻前景好。在项目招商上,他坚决推行“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理念,建立招商引资首问工作责任制、全程跟踪负责制,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进得来,留得住,能发财,能发展”;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他总是亲自负责,多方协调,跟踪落实。近年引进的中信新城项目总投资达56亿元,占地2028亩,是xx市单个引资项目投入资金之最。同时,鑫远投资、福第1页共4页建力恒物流等一大批项目发展迅猛,湘江天幕项目和世界环保文化博览园等项目立项在即,全镇形成了环保工业、物流产业、建安产业和生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镇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三是亲自参与拆迁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启动快。在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坚守一线。在各个项目拆迁指挥部,总能看到他忙碌奔波的身影,在拆迁群众的家中,总能听到他苦口婆心的政策宣讲。特别是2007年湘江景观道路动工修建期间,他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不分日夜、加班加点,加速项目的拆迁腾地。母亲重病,没有时间照顾,女儿读高中,没有时间辅导,连老婆对他每晚11点后回家都习以为常。因为他的努力,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好处和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支持项目中来。二、亲民爱民动真情用真心,不摆姿态陈文华同志有一个习惯,就是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随时随地把看到的、听到的群众困难和意见记录在本子上,凡是能够当场解决的就立即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就通报给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解决。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难题上,一是不遗余力做实事。很多干部群众都知道,陈镇长在招待经费上卡得很严,当面背面都有人讲他“抠门”,但在民生民计上却非常大方。每年的镇人大会上,他都要确定几件“实事工程”。如:乡村公路的修缮、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等。近年来,大托镇通过争取支持和自行投入的方式,实现了镇村公路的全部硬化,组级道路的明显改善,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农村危房改造达80余户,敬老院投资200余万元进行修缮和改造,形成了良好的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病有救助,小病可报销,住房有补贴。二是不畏艰难保平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他心中始终处于第一位。每年汛期到来之际,他都要亲自巡堤,查看各个险段的修缮情况,每年筹措百万资金用于改善水利设施。汛期,他总是坚守一线,与群众共进退,除草清障、巡堤查患,险情处理。特别是2008年冰灾期间,陈文华同志心忧群众安危,不顾个人安危,参与镇域内10多公里道路铲冰清障,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