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课资料(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VIP免费

备课资料(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1/8
备课资料(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2/8
备课资料(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3/8
备课资料一、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按照构造运动的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1.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叫水平运动。这种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在构造上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等。所以,从19世纪中叶开始,也称这种运动为造山运动。目前可以找到许多例证,说明现代水平运动。如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一条NWW向的断裂,长60km,其水平位移量达2.2m。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其水平位移达1m多。又如,著名的美国西部圣安德列斯断层,沿此断层经常有地震活动(如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在1882—1946年,65年中进行4次三角测量,结果表明断层西盘主要向NE方向移动,平均速度为1cm/a。近几年利用卫星测量资料,证明在断层两侧两个点(昆西和奥泰山)之间,4年内共靠拢了35.6cm,平均每年水平位移达8.9cm,出现了运动速度加快的趋势。(2)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叫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它常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下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凹陷,并引起海侵、海退,也就是导致海陆的变化。1890年,G.K.吉尔伯特称这种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为“造陆运动”。从现代垂直运动来看,大量的是缓慢运动,其上升或下降速度值一般为每年几毫米到几厘米。如据大地水准测量,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地区,以每年3.3—12.7mm的速度不断上升。但有时也产生快速垂直运动,特别是在地震过程中,沿着断层在瞬息间即可产生较大的垂直位移,如1957年蒙古博各多断层,在一次活动中垂直位移达300cm。不仅是垂直运动如此,对于水平运动来说也有缓慢和迅速之分。实际上把构造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不意味着运动完全沿着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进行。在自然界,这两种运动往往相伴而生,这里所说的“相伴”有两重意思,一是在自然界,构造运动的方向不一定都是单纯的水平或垂直方向,比如一条断层更多的情况是两侧岩层斜着相对滑动,其中既有水平位移分量,也有垂直位移分量;二是从两种类型运动的相互关系看,水平运动必然引起垂直运动,而垂直运动也会引起水平运动。例如岩层因挤压而褶皱,有些地方隆起,有些地方凹陷;岩层因拉张而断裂,同样也有些地方上升,有些地方陷落。在地球发展历史当中,构造运动到底是以水平运动为主,还是以垂直运动为主,曾经有过很大争论。但从当前发展趋势看,大多数人认为应以水平运动为主。从狭义角度看,所谓水平运动还仅仅是指地壳上层岩石受到挤压而产生变形或错位。在这里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两种关于地球演化的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是固定论,一是活动论。固定论者认为大陆自形成以来,其基底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观点也称为大陆固定论或大洋永恒论。从这种观点出发,自然主张地壳构造是垂直运动的产物,他们也承认有水平运动,但认为是由垂直运动派生出来的。活动论者认为在地球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陆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曾发生过显著的水平移动。说得更确切些,这种水平运动不是一般的原地附近的水平位移和变形,而是整个岩石圈分成许多“板块”,这些“板块”在软流圈上进行“飘移”。这种观点由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当今活动论比固定论占有更大的优势。(二)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除去地震、断层等在短暂时间内可引起显著的变形、位移外,一般地讲,构造运动是岩石圈的一种长期而缓慢的运动,其速度以每年若干毫米或若干厘米计,因此凭人们的感官无法直接感觉出来。但是不管构造运动有多么缓慢,由于地球发展历史经历了漫长悠久的时间,因而便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例如,喜马拉雅山是今天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列山脉。在3000万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东西横亘的汪洋大海(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长期处于缓慢下沉和沉积阶段,但所形成的海相沉积岩总厚度竟达30000m,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后来亚洲大陆(板块)受到印度大陆(板块)的碰撞,岩层褶皱,大约在2500万年前开始从海底升起,到200万年前初具规模,虽然上升速度很慢,平均每年只有4m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课资料(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