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②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分析归纳的过程和方法②合作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真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无偿献血、安全用血献血的观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二、教学重点重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难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及无偿献血观念的树立。三、教学突破1、通过竞赛和抢答的形式突破出重点,突破难点。2、通过阅读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及观念。四教师准备1、准备竞赛和抢答题15~20题;将学生分成4个组,学生自己选择组长。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然课堂生动活泼,制作ppt。五学生准备学生分成四组,自己选择组长,预习教材。六、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引入:提问1:中国古代用一种方法来检验后代是否为其亲生的是什么?“滴血验亲”是怎样实施的,有没有同学起来说说。提问2:这种做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是否科学那我们一起学了这节内容之后就可以辨别了第四节输血与血型2、新课教学(1)指导阅读教材,思考①血型什么时候发现的?②输血有什么原则?③成人的血量是多少/(2)教学方式:竞赛与抢答(3)将计分表写在黑板上规则:有小组由组长举手回答,每题2分,不答不得分。答错倒扣1分.。开始竞赛:一、血型及输血的原则①是哪年,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了血型的?②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③输血的原则是什么?④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⑤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B型或O型血?⑥为什么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而AB型就不能反而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⑦红细胞凝聚的原理是什么?输血的关系:回答:滴血验亲陈述:用一个碗装些清水,将待检验的人的学滴入碗中,如过血滴融合了这说明有血缘关系,不融合则没有血缘关系。回答:科学或不科学通读全书,寻找重点并理解①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②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③输入同型血,特殊情况除外。④O型可以少量的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⑤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的接受A型、B型或O型血。⑥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血的人不会凝聚,而AB型的血输给其他血型的血的人会凝聚,接受就不会凝聚。⑧主要是献血者红细胞上的凝聚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聚反应,即黏结在一起。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仔细分析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答题总分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ABO血型之间的关系:⑧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请举例说?⑨临床上长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血小板严重减少症患者,你认为应该分别给他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二、血量和献血①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②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③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毫升,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④从那年起,我国提倡多少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⑤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⑥将来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理由。⑦因献血、输血或注射血液制品而被传染的疾病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3、点评,提炼重点:①血型的发现:②输血原则⑧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可以用于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亲子鉴定以及侦破案件等。⑨严重贫血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所以应当输浓缩红细胞悬液。如果这种患者不存在营养不良症,这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红细胞。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缺少生物只是血小板,所以应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血小板。①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人体重的7%~8%。②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200~300毫升的血。③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④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