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教学重点:本章的所有的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几何语言的理解以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理由,书写自己的理由。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通过实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通常有哪些途径?(3)平行线有哪些特征?(4)用尺规作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角等于已知角。2、教师引导构建框架图: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已知∠C=70º∠1=70º,∠2=30º,那么∠B=_______。例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30。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通,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多少度?为什么?例3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º,则∠2=______。(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例4有一残缺梯形片,AD//BC测得∠A=115,∠D=100。请求出另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例5准备3张折纸随堂练习(根据学生情况选做)1、已知∠a=350,则∠a的余角是____度,补角____度。2、如图,l1//l2,a//b,∠1=700,那么∠2=_____,∠3=_____,∠4=_____.3、已知,∠ACB=900,CD⊥AB.(a)找出图中互余的角.(b)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4、一个排水管道ABCD,要求AB//CD,BC//ED,现在质量检验员量得∠B=600,∠C=600,∠D=1200,你认为这个排水管道符合要求吗?为什么?小结:由学生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感受及收获布置作业:作业P706、7,P71B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