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内容]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思维导图]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黑龙江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1洋。如下图。(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拓展延伸主要板块边界及地貌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非洲非洲板块内部小板块交界处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红海、死海2断裂带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考向一结合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变化考查内力作用的结果(2018·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答案1.A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A错误。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B错误。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D错误。考向二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3.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3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解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4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①移动风化或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