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VIP免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_第1页
1/2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_第2页
2/2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_第3页
3/26
第6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1.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①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②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③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岩石①概念:是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②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①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②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2)岩石的转化循环物质的名称:①岩浆岩;②沉积岩;③变质岩;④岩浆。岩石形成过程:A:岩浆上升(或侵入)的冷却凝固作用;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C:变质作用;D:高温熔化作用。3.板块的含义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4.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5.内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甲、乙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丙是岩浆活动的表现。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图甲)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图乙)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如图丙)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6.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7.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8.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2,(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微点1板块≠地壳板块是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的地理单元。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微点2海沟不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裂谷则是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3微点3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之一,大板块可分成若干小板块,印度板块是印度洋板块中的小板块。微点4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