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你是谁读后感6篇我到底是谁,有时候我总会忘了我是谁,当我迷失的时候我会看这本书——《记住你是谁》,这本书写的是15位哈佛教授震撼心灵的人生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拾起我所丢失的宝贵东西。该书由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领导他人和建立价值观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哈佛教授的切身经历构成。在第一部分“认识自我”里,第一个故事是讲述教授的一次登山经历,生命差点结束,最后他被一位妇女救了,妇女没有要求任何回报便离开了。从此这位教授思考着如何报答曾给他恩惠的人,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报了妇女的村庄,并没有继续去攀登其他高峰,而是学会放松——享受并赞美生活。这令我想到参加数学建模选拔赛第一轮时,上交的论文被老师说了非常差,当时听到,就感觉自己像教授一样在攀登山的时候摔了一个很重的跤,但我没有对此过于紧张,而是享受他的批评并赞美老师对我的重视,从而第二轮选拔成功通过,进入了数学建模培训并参加比赛,不太重要的是,我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当然也要谢谢我的队友。时刻记得放松,记得好运带来成功,成功是责任之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另一个故事是讲述一位教授还是学生时代的一次考试,那是一场生物考试,对鸟标本进行研究得到信息,而鸟标本被布覆盖着,只露出两条细长的腿和一双爪子。假若是我参加这场考试,肯定无比抓狂,无从下笔,然后早早离开考场。没错,考场里就有一个同学爆发了。最后离开了考场。这位哈佛教授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在未来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我们往往只有一点点信息或没有信息而作出决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噪音,但我们必须面对,并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因为害怕作出错误的决定而丧失良机。在第二部分“管理自我”中,有一个故事是说同学聚会的,毕业后五年的同学聚会总是很危险的事,短短几年时间,同学们并没有以一个很大的眼光来评估你,而是以你的外表,行头来猜测你现在的经历。然而你停着你辆单车在宝马旁边时,你第1页共14页的内心可能会有些沮丧,接着你会为了钱而做你好无兴趣的工作。这肯定是的嘛,就算是我也会呀。15年后的聚会也还是不要去为好。我想这时是我即将成功的时候,所以还是专心做我的事。当你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去冒了多次险的时候,不管失败与否,下次的聚会,我想我听从教授的话,去参加这次聚会。在第三部分“领导他人”中,一位教授的女儿与他爸爸一起去旅游,在摩托车大赛里,看到的华盛顿、杰弗逊、罗斯福、林肯等领袖的雕像,问了爸爸“这些领袖是怎么被选出来的。”,教授回答说:他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女儿继续问:“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吗。”这个问题令教授思考了许久,也让我这班长(在这学期初被选出来)思考了许久,迫使我去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改变我们班里同学的生活。在第四部分“建立价值观”中,讲述一位哈佛教授的母亲对他的谆谆教导,每天早晨他离开家的时候,母亲都对他说“不要让任何人牵着你的鼻子走。记住你是谁。”坚持对他高标准严要求,时刻督促着他实践他自己的标准。他的父亲给他的教导:把眼界放高,在高处驰骋。思考我现在做的事是否真的是我想做的,我到底在干些什么,同样铭记母亲和父亲对我的教导,作出明智的选择,找到我自身的支撑点,并永远坚守。迷失并不可怕,只要迷失之中好好地想起你是谁。最后记住你是谁。【篇二:记住你是谁读后感】这是一本被包装得很好的书,如果书籍中有一类可以叫做“心灵鸡汤”的话,那这本书应该算里面的翘楚之作。它的优点在于它包装的的是来自世界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的教授的人生故事。记得蔡康永来厦大做讲座的时候,曾经讲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他在博客上写了大概这样一个段子,“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有人回复说了十个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第2页共14页悲”。于是蔡康永想为什么十个字可以讲清楚的事情我要用140个字去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