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属于认识省级区域的内容之一,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是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省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所以本节在整章甚至整本教材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地理课程标准》上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本节课学习其中的前两部分台湾的概括及其自然条件。在教学目标方面:首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第一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第二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其次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第一要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第二要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要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再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明确台湾省的组成、台湾岛的海陆位置,难点是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第二、说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对台湾省的自然风光了解较少,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第三、说教法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作为教师要转变在课堂上所充当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第二是逐步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第四、说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准备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这些学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八年级的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本节课的部分内容需要学生们在讨论中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是要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第五、说教学流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要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书、讨论交流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教师应该不讲或者少讲。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一、导入新课:展示台湾风光的图片,配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这个导入的设计跟这一节课的内容联系紧密,并且这些美景与音乐能让学生们得到美感的熏陶,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台湾省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后,向学生们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台湾的位置、范围2.思考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读图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们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进行自主学习。三、师生交流(一)台湾的位置和范围第一,学生们阅读教材第32-33页的文字和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澎湖列岛、钓鱼岛、台湾海峡、福建省,明确台湾省的范围和台湾岛的海陆位置,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第二,引导学生:“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一条?”学生们在图上找到北回归线,在此基础上明确台湾省的纬度位置。这种教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三,展示台湾岛的图片,让学生们想像台湾岛的形状与什么相似?第四,展示高山族的图片,明确台湾省居民是由汉族和高山族组成,以及分别所占比例。第五,了解台湾省的地方语是闽南语。第六,在了解台湾省的面积和人口之后,计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