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2.3.1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简捷明了,省时少力;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知识重点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也许都读过俄国杰出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可同学们是否还知道,在他的小说《家庭教师》中,居然写了一位教师为一道数学题大伤脑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道题:21世纪的人才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用浓郁的文学气息来导入新课,不仅希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也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给出问题出示教科书84页问题(买布问题):顾客用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俄尺,其中蓝布料每俄尺3卢布,黑布料每俄尺5卢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2、算术方法?方程方法?两种都行吗?孰良孰莠?请同学们讨论交流·3、较之算术方法,方程解法要简易得多,展示如下:(师生共同合作)事实上,算术方法,代数方法各有各的优势,而让学生自主地做出判断与选择是新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设买了蓝布料x俄尺,那么买黑布料(138-x)俄尺;因而买蓝布料花了3x卢布,买黑布料花了5(138-x)卢布,根据买两种布料共用540卢布,列得方程3x+5(138-x)=540解决问题好,现在怎样使这个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利用“分配律”先去括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进程,你能说出每步的依据吗?由上可知,买了75俄尺蓝布料和63俄尺黑布料。去括号: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去括号是解方程时常用的变形,因而,要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必须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能力。展示整个解题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发现解方程的一般规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让学生明白,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去括号,因而必须掌握去括号的能力。巩固练习探索性练习:完成教科书85页练习,并得出去括号法则: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2、形成性练习:(1)完成教科书86页练习.(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六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学会举一反三是数学品质培养的良好结果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3)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400米跑测试时,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1分零5秒,问小刚在冲刺以前跑了多少时间?3、拓展性练习: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的方程是6x+8(65一x)=400并将其与上题中的(2)、(3)相比较,有何感想?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小结与作业本课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又获得了哪些收获?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什么?本课作业必做题:课本91页习题2.3第1、2、4、5题选做题:课本92页习题2.3第11题备选题(1)解方程3x-2[3(x-1)-2(x+2)]=3(18-x)(2)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学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学刚好坐满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3)某校初一年级共120名学生,在植树节那天要栽50棵树,其中有30棵小树,20棵大树,两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小树的栽植,三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大树的栽植,结果当天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任务.阅读上面的情景,编制适当的题目,利用数学知识求解.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利用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