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跃迁会吸收或放出光子,并了解其应用。4.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探究建议:①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②参观、观看影像或资料: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③阅读与交流:原子操纵技术。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问]宇宙什么是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地球从那里来?[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投影]宇宙大爆炸图片:[讲述]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问题]有谁知道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回答]阅读课本后回答: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还有90多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种元素,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强调]至今,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而且这些元素都是已知的,地球上的元素仅22种。[板书]1、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2、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阅读]科学史话,说明思维性推测与科学假设的关系。[复习]初中学过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板书]二、能层与能级[讲述]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最低的电子,在距原子核最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一些的电子,在距原子核远一些的区域运动。我们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能层,由里向外,分别用字母:K、L、M、N、O、P、Q…表示相应的分别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投影]练习、填表: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LMNOPQ……最多电子数[讲解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位于同一电子层上的能量稍有差别。根据这个差别,又可以把一个电子层分成几个能级,分别用s、p、d、f等符号表示。[板书]1、能层:K、L、M、N、O、P、Q……2、能级:一个电子层分成几个能级用s、p、d、f等符号表示。[读表课本表]K层指包含一个能级,即s能级;L层包含两个能级,s和p能级;M层包含三个能级,s、p和d能级;N层包含四个能级,s、p、d、f能级。在同一电子层里,能级按s、p、d、f的次序递增。[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序数n存在什么关系?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存在什么关系?3、s、p、d、f能级所容纳的电子数怎样?[复习]初中所学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板书]三、构造原理[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投影]图1-2构造原理: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讲解]能量高低顺序。[板书]1、电子填充的先后顺序(构造原理)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讲解]根据构造原理,我们可以写出已知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如:Na:1s22s22p63s1,能级符号上面数字是该能级上的电子数。[板书]2、Na:1s22s22p63s1,能级符号上面数字是该能级上的电子数。[投影]部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空着的自己填上: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电子排布KLMNO1氢H1s12氦He1s23锂Li1s22s14铍Be5硼B1s22s22p1……10氖Ne1s22s22p611钠Na12镁Mg1s22s22p63s213铝Al…[思考]1、查元素周期表中铜、金、银外围电子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你从中总结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出什么规律?2、元素周期表中钠的电子排布写成[Ne]3s1,[]是什么意义?模仿写出8号、14号、26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交流]1、Cu:[Ar]3d104s1Ag[Kr]4d105s1Au[Xe]5d106s1,如Cu根据构造原理先排4s再排3d,实际上采取了3d全充满,4s半充满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