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养会学习心得范文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干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课题。是对复杂国际环境思考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考的必然要求,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思考的必然要求。它凝聚着几代人的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入探索,则带有更强烈的使命感。但是青年干部的成长不完全是自发的,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是我党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本人结合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的相关知识,详细的阐释关于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干部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同仁在今后的青年干部培养工作中有所启迪。一、组织培养在青年干部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一)干部路线对青年干部素质提升的影响正确的干部路线对青年干部素质的提升方向、培养内容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干部路线的正确性是保障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依据,干部选拔中所坚持的原则正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标准与内容,其中德才兼备、任人为贤是培养素质的核心内容。德才兼备为干部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全面的标准和方向,它会在青年干部在素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导向动力,并将此化解为具体的行为目标。(二)工作岗位在青年干部成长中的作用重要的工作岗位对青年干部的成长具有施压和考验的作用。岗位是培养素质的“正式场所”,是每天必须提交的答卷,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培养形式。主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外化作用,即一般性工作虽锻炼人,但潜在素质得不到锻炼,通过压力,促进素质由“潜”到“显”;二是强化作用,通过压力,素质必然得到强化与提高;三是助推作用,助推就是由低素质不断向高素质发展的过程,工作机遇多,担子加重,其素质才能提高得快四是激励作用,常规与常态工作往往激励不大,但压力会起激励作用,会使人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人激志则宏”。当然给压力必须是有计划的科学的实施,不能随意施压更重要的是注意给压力但不能“拉伤”与“挫伤”,第1页共4页否则就不是积极有效的压力。(三)上级领导的作用优秀的上级领导对青年干部素质的形成具有榜样和导师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的正确领导过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领导者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作用,其一要树立责任制,把培养青年干部作为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带不出好的青年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其二要实行“青年干部导师制”,要把领导者的“传、帮、带”制度化、科学化。(四)培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训教育是一项事关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从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来讲,青年干部的培训教育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培养的“提升性教育资源”。现代的培训教育的重点是加强能力的训练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青年干部的培训教育的实质是“充电”的过程,是构成“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培训奠定创新的基础性知识储备,解决由于知识缺欠反映在实际工作上的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培训教育功能就体现在既是“加油站”又是“中转站”,加油站就是针对需求而补充不足,而“中转站”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专业转化为通才,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归根到底是要有“创新”。(五)有效的实践锻炼对素质的强化与磨练由于青年干部的经历和现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不同,接受实践锻炼的具体方式应有所区别。根据不同类型的青年干部要采取针对性的不同实际锻炼类型:一是基础性锻炼,主要是指缺乏经过实践锻炼的青年干部,组织到基层到艰苦地方经受实践锻炼和磨砺,从而了解基层、密切与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受到“逆境成才”锻炼,二是资历性锻炼,主要是解决经历单一、工作单一问题,通过交流和轮岗方式,丰富经验,拓展才干,能够具备担任更高层次或复杂工作的能力,体现了“二三”效应锻炼理论(指曾在两个单位、两个岗位担任两种职能工作的干部),这样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三是定向性锻炼,主要是针对青年干部在素质上存在明显优势,为了进一步强化或深入一步挖掘,可选第2页共4页派到基层独当一面挂职锻炼,或给重要岗位,经过一定岗位实际锻炼来强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