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章节: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记住西北和青藏地区主要的牧区及优良畜种及其两地不同的农业及主要农业区。过程与方法: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建设大西北与青藏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原农牧业。教学难点: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内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区域地理中的一节,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其他地理区域形成明显的对比。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一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前面所学几大区域的对比,能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奠定模式。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西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2、有什么样的气候?自然景观如何?【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北地区,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青藏地区。首先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曲。(播放录音)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我们进一步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讲授新课】二、高寒的青藏地区1、基本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课件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教材图5.17)根据图中的地区界,说出本区的范围及包括的省区。学生回答后,师生指图总结: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1%,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是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区。【提问】为什么本区人口的密度最小呢?【承转】这是由于青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那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2、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课件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并找出主要山脉。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课件展示】青藏地区相关景观图片那么青藏高原的气候又是如何呢?我们通过活动来寻找答案。【活动1】(第14页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1)两地年平均气温拉萨:5.6℃左右成都:15℃左右(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1)自然环境特征“高”而“寒”(本区“寒”是由于地势高而致。)由于青藏高原“高”而“寒”的自然特征,形成了本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现象。【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2)自然景观播放录像片:三江源【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1、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课件展示】(教材图5.21):说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们分别是草原牧场、山地牧场、高寒牧场。)【活动3】(第16页活动1)(启发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源、植被方面分析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内蒙古牧区是四大高原中最为平坦广阔的高原,地面起伏不大,气候温暖降水较多,绿草如茵,而且草质好,草场广布,成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牧区,气候特别干旱,降水稀少,养牛、养羊没有水源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