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新课离子反应的本质一.本周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本质二.重点、难点:1.离子反应的本质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三.知识分析:本节是在初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高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上展开,从离子反应的本质出发,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课本综合归纳了四种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对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等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一)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化学的反应。2.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3.类型(1)离子互换的反应(即复分解反应):包括生成难溶物、易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2)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置换反应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3)盐类的水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方程式应区分为一般程度的水解和进行完全的水解,正确的使用“↓”、“↑”、“”、“=”。(4)络合反应:此外,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又可分为离子与离子、离子与原子、离子与分子三类。(二)离子反应的书写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四步。“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3.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离子方程式反映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它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条件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致,分三种情况:(1)生成难溶的物质①常见的难溶物有:②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常见的微溶物有CaSO4、Ag2SO4、MgCO3、等。如:Ca2++SO42-=CaSO4↓③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如:(微溶)(难溶)CaSO4+CO32-=CaCO3↓+SO42-(微溶)(难溶)(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①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②反应规律:由强酸制弱酸,由强碱制弱碱。如:盐酸+溶液H++ClO-=HClO稀醋酸+苯酚钠溶液CH3COOH+C6H5O-=CH3COO-+C6H5OHNH4Cl溶液+NaOH溶液NH4++OH-=NH3·H2O(3)生成挥发性物质①常见的挥发性物质有:SO2、CO2、NH3、H2S等。其中SO2、CO2、NH3即是挥发性物质,也是难电离物质(H2SO3、H2CO3、NH3·H2O)进一步分解的产物,因此,从离子反应的本质上是相同的。②有些离子反应不是电解质在电离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实验室制NH3,用固态铵盐与固体反应:实验室制HCl、HF、HNO3用浓硫酸与其盐反应:但Cu与浓H2SO4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2.有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有些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是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此类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有关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须满足由强变弱的原则,即由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性质生成氧化性和还原性弱的物质。主要包括有离子参与的置换反应与其他有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其他的离子反应,如盐类的水解、络合反应能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而引起反应物离子浓度的减小。【典型例题】[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写?(1)将漂白粉加到盐酸中:(2)稀H2SO4与溶液混合:H++OH-+Ba2++SO42+=BaSO4↓+H2O;(3)检验铵盐:;(4)浓FeCl3溶液中投入铜片:Fe3++Cu=Fe2++Cu2+;(5)Na2SO3溶液中滴加HNO3:SO32-+2H+=H2O+SO2↑;(6)磷酸二氢钙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3Ca2++6H2PO4-+12OH-=+4PO43-+12H2O;(7)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8)在含有n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的Cl2的物质的量为nmol:2Fe2++4Br-+3Cl2=2Fe3++2Br2+6Cl-。答案:见解析。解析:(1)不正确。是可溶性盐,应写离子形式,应写为:H++ClO-=HClO。(2)不正确。应按物质的组成比写出离子,应写为:2H++SO4...